最近是不是总感觉心烦意乱、失眠、暴躁?别慌,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周雨彤和徐露荧同学,通过一组小漫画为大家准备好了“情绪急救包”。
古代经典医书中,其实藏着不少“秘方”。比如《伤寒论》中有记载,栀子豉汤可以灭心火,是中医经典的清热除烦方剂。其配方极简,仅包含栀子和淡豆豉两味药。栀子苦寒,能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淡豆豉辛凉,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二者配伍,共奏清热除烦、解郁安神之效,同时研究发现其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专克“心有一团火”的烦躁失眠。《证治准绳》中的柴胡疏肝散可以对抗肝郁,这一个方子中主要含柴胡、白芍等,全方共奏疏肝理气、解郁和中之功,专治肝郁气滞型情志病,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抑郁、胁肋胀痛、善太息、月经不调等。
如果不想服药,可以尝试“食疗”。
“吃货”疗法,吃出好心情。银耳百合莲子羹,堪比天然褪黑素,可以安神;凉拌萝卜丝和玫瑰花茶,肝郁人必备,可以“解气”;南瓜山药红枣羹是脾虚的克星,脾胃好了,气血自然足。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合理搭配膳食,制作出美味又能调理情志的菜肴。例如,芹菜炒肉丝、百合炒西芹等,都是简单易行的食养方。
音乐处方,给心灵做“按摩”。人体五脏与五行相对应,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不同的五行属性对应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频率,通过聆听相应的音乐,能够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达到舒缓情绪、宁心安神的效果。暴躁时可以听听木属性的《高山流水》,疏肝理气;焦虑时听火属性的《紫竹调》,肃降心火;悲伤时,听金属性的《阳春白雪》,宣发肺气;睡前听羽调《梅花三弄》,安神助眠。(通讯员 陶伟伟 丁思喆)
来源:新华日报2025年4月23日第10版
https://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441798&layountIndex=0&date=20250423&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