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资讯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锻造新时代过硬作风

发布时间:2025-05-21  |通讯员:(杏雨网)  |责任编辑:程慧娟  |浏览次数:10

□ 王小丁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责任担当。

以思想淬炼筑牢信仰堤坝,让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正风肃纪的刚性约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再教育、再武装,是对纪律作风的再检阅、再提升。

  强化政治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我们要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试金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奉献作为的最终价值追求。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党踏实践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传承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深化纪律意识,筑牢廉洁防线。从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看,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违规收礼、公款吃喝等问题。我们要以案为鉴,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一心为党工作、为民造福,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做到秉公用权、为政清廉,加强家风教育,培育文化之根。

以实际行动彰显担当作为,让群众口碑成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严的标准和严的氛围,纠治“四风”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以融入党的社会工作为内在要求。党的社会工作是一项联系基层群众、凝聚亿万民心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党的社会工作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持续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严守纪律红线,拧紧廉政“安全阀”。在开展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个基本原则,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让广大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服务和关心关爱,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社会福利。

  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中,要注重从需求调查、资源链接、项目孵化等方面实现协同联动,实现需求、资源、服务“清单化”;要注重分类施策,聚焦“一老一小”和新就业群体,围绕邻里守望、信访矛盾化解、平安建设等方面,设计实施更多易参加、好开展的“小而美”的项目;要注重挖掘吸纳更多“能人”和专业人才,组建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基层、富有活力的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要注重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提炼总结先进工作经验,统筹用好媒体资源,讲好凝聚服务群众故事,增强群众认同感。

以长效机制守护作风净土,让清正廉洁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底色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拥有科学理论、严密组织和严明纪律,而且拥有扎根群众、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等一系列优良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

  以学为先,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自觉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查为要,在精准纠治问题上动真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思想是否松懈、查制度是否缺失、查执行是否打折扣、查监督是否缺位、查成效是否达标。带头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基层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重点收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线索,逐一建立台账,整改一项销号一项。

  以改为本,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出实招。针对容易反复出现的问题,如违规收礼、变相公款旅游等,严格制度执行,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守资金拨付、报销审核等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坚持原则敢于说“不”,从制度上筑牢廉政“防火墙”。以“守门人”意识主动作为,推动全员树牢“过紧日子”理念,从行动上拧紧廉政的“螺丝钉”。

  以干为责,在推动事业发展上见实效。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作者王小丁为第25批博士援藏团副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来源:南京日报20250521日A9版

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05/21/content_59_209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