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种子类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存在问题
发布时间: 2024-03-25 浏览次数: 10

从古至今, 种子类药材一般都有逢子必炒的说法, 种子类药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功能主治和归经也发生相应变化, 炮制后的饮片需要根据药效的改变, 选取与药效相关的指标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而不是依然选取原药材的指标成分, 故建立特征性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同种种子类中药由于产地不同、来源不同, 质量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一味药材往往可以有很多产地和不同来源, 源自不同产地和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有些种子类中药在炒制过程中功效发生了改变, 但往往依然采用原药材的含量测定的指标对炒制后的饮片进行质量控制, 使得种子类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指标缺乏专属性莱菔子辛、甘, ;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莱菔子生用性主升散, 长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性主降, 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而中国药典第一部中莱菔子原药材以芥子碱作为含测指标, 莱菔子在炒制过程中, 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导致其功效也发生变化, 但饮片仍然以芥子碱作为含测指标, 使得莱菔子饮片的质量标准缺乏专属性不能真实的反应莱菔子炒制后的质量。

种子类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功效发生了变化, 但与功效发生变化相关的成分不明确紫苏子生品润燥滑肠力专, 用于肠燥便秘, 炒后辛散之性缓和, 温肺降气体力强, 为临床常用药, 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喘逆、咳嗽。紫苏子的止咳、平喘作用主要集中在低极性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中、高极性化学成分并结合降低消痰的药效学研究却仍是一片空白, 炒制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是否产生了新的化学成分, 这些产生的化学变化与炒制后辛散之性缓和及温肺降气作用增强之间有怎么的联系, 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深入发掘。只有在明确与功效发生变化的相关成分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制定种子类中药饮片的质量, 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种子类药材在炒制过程中炮制机理不明确, 导致质量标准建立不合理饮片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名称、来源、制法、性状、鉴别、检查、辅料测定、浸出物、含量测定、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效期、包装贮存。牵牛子作为临床常用药, 中国药典牵牛子质量标准中却没有规定含量测定的指标, 归根结底还是炮制机理不明确, 无法确定牵牛子在炒制后哪个毒性成分发生了变化, 且无法确定牵牛子中起作用的真正药效成分是什么故研究种子类药材的炮制机理, 对于完善种子类药材的质量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种子类中药饮片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种子类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种子类中药的质量标准有待更大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建立安全、稳定、可靠、专属性的质量标准势在必行。唯有运用人类的智慧, 利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才能保证种子类中药质量可控, 促进种子类中药能走向国际, 服务于人类健康。

 


  Copyright © 2005 - 2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络管理与信息化办公室制作维护
地址:江苏省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苏ICP备11032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