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动态

郑仕中、邵江娟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发表药食同源植物大蒜来源的DATs抗肝纤维化的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25-04-16  |通讯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新版主页)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10

20254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郑仕中教授、邵江娟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区,IF14.3)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allyl Trisulfide From Garlic Regulates RAB18 Phase Separation to Inhibit Lipophagy and Induce Cuproptosis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for Antifibrotic Effects”的最新研究成果。

肝脏作为体内铜的主要储存器官,在维持铜的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当铜浓度超出正常生理阈值时,可引发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称为“铜死亡”。然而,目前对铜死亡在肝纤维化中的执行机制仍未完全了解。大蒜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因其显著的健康益处和安全性而广泛应用。该研究首次发现,大蒜的主要活性代谢物的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能够诱导活化型HSC铜死亡。机制研究揭示,DATs通过与RAB18K153位点结合,诱导其发生液-液相分离,介导线粒体相关膜结构(MAMS)的形成,而MAMS的形成加速了RAB18的相分离过程,从而抑制脂滴自噬。相分离的RAB18招募CPT1A,增强DLD的琥珀酰化修饰,提升其酶活性,进一步在高铜环境下诱导铜死亡。文章聚焦前沿研究领域,针对临床重大疾病肝纤维化,首次阐明脂滴自噬和铜死亡之间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应用前景。

硕士研究生田浩源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郑仕中教授、邵江娟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82274185823741248217387482474164)、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引领计划”项目(ZYXYL2024-008)等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15325